什么是茶葉的干燥呢?
《中國茶業(yè)大辭典》這樣注釋:“讓多余水分氣化,破壞酶活性,抑制酶促氧化,促進茶葉內含物發(fā)生熱化學反應,提高茶葉香氣和滋味,形成外形的過程。茶葉初制的最后一道工序,精制后也要進行干燥。干燥的溫度、投葉量、時間、操作方法,是保證產(chǎn)品質量的技術指標?!?/p>
白茶干燥工藝分傳統(tǒng)與現(xiàn)代的方法。傳統(tǒng)的方法就是完全利用太陽光干燥或焙籠炭火烘焙,現(xiàn)代的方法多用烘干機進行干燥。福鼎白茶原產(chǎn)地微信:chaget
1、日曬
最古老的白茶干燥工藝類似于中草藥制作,直接利用太陽光照射進行干燥。萎凋后的白茶芽葉,利用特定的陽光干燥一定的時間,使茶葉內多余的水分氣化。白茶產(chǎn)區(qū)的一些山民,至今還保留這種原始方法。這種干燥方法掌握不好,會使白茶含水率太高,存儲時易產(chǎn)生霉味,有些山民還會在次年農歷6月初六這天把白茶放在太陽光下晾曬。這種干燥方法正應了田藝蘅《煮泉小品》所述:“芽茶以火作者為次,生曬者為上,亦更近自然,且斷煙火氣耳。”
“純日曬”這個話題一直備受爭議,也成為眾多商家的市場“噱頭”、或者品質不及的“擋箭牌”。
如果對白茶有一定的了解,會知道白茶的工藝“萎凋、干燥”最早是很需要“看天制茶”的,那么存不存在“純日曬”這一說法,什么樣的日曬程度才叫做純日曬?
首先,日曬茶并不是指茶葉一直處于太陽曝曬當中,若是這樣,茶葉都曬紅了,制茶人也不會允許這樣的情況發(fā)生,根本不符合白茶萎凋、干燥原理。
因此,日曬茶的前提要義是在不破壞茶葉品質情況下根據(jù)天氣把控適當?shù)娜諘駮r間。
日曬白茶,特指白茶制茶過程采用日光萎凋、日曬干燥工藝,全程未使用電氣化設備等機器擬天氣條件,自然天成的白茶。真真這樣制出來的白茶就是“純日曬白茶”。那么,可能存在嗎?
天氣條件決定這一切。早期,傳統(tǒng)白茶制作工藝,是與天氣密切相關,甚至說茶農們就是靠天吃飯的。
茶農們、制茶師傅根據(jù)時令季節(jié)、天氣情況,通常都是貪黑起早天未亮就趕緊采摘白茶鮮葉,采摘完畢趕緊回來攤晾,在他們這些師傅眼里,“就是搶著時間制白茶”。
制茶師傅根據(jù) 白茶鮮葉在陽光下的萎凋程度,要適時將一框框的萎凋鮮葉放置陰涼處,然后再 看情況,再放置陽光下,可見,日光萎凋是要不間斷地重復日光曬、陰涼處置陰。薄薄的攤放在竹篾上的茶青,與大自然太陽光的接觸時間歷時需50~60個小時,而這60個小時是累計而成的;
也就是說日光萎凋就得有天氣為連續(xù)晴朗或多云 約6~10天左右,如此一來,制茶師傅們守著茶葉一守就得這么多天。不僅需要高的時間成本,還需要昂貴的人力成本。
再者,在福建福鼎地區(qū)連續(xù)一周的好天氣是不常見的,特別是在4、5月份制白茶頭采茶時候。能遇上最佳天氣連續(xù)3~4天晴朗天氣,已經(jīng)是非常幸運的了。
但并不是沒有這樣的好天氣,厲害師傅還是會懂得看天、遇到好的天氣堅持做日曬白茶。故,市面上那么多標簽“純日曬”就得考究考究了。
2、炭焙
另一種傳統(tǒng)的干燥工藝就是焙籠炭火烘焙,焙籠烘焙是先在火鍋里放置完全燃燒的木炭(木炭燃燒注意不能產(chǎn)生煙,影響白茶品質),木炭火上密蓋著草木灰,使火鍋上方的溫度控制在30~40℃,在焙蓋上薄攤白毫銀針0.5千克,烘焙3~5小時,烘焙講究低溫慢焙,費工費時。烘焙過程要進行翻拌,翻拌的工具就需用到軟竻,制茶師根據(jù)白茶的顏色和香氣變化程度,進行翻拌,把焙籠內的白茶全部倒在軟竻,由軟竻再倒到焙籠,這樣,原來烘焙時位于上層的就移到下層。炭火烘焙加工后的白茶炭香、毫香明顯,這種干燥工藝的白茶廣受消費者喜愛。此外,這種干燥方式的白茶耐儲存。
3、電焙
現(xiàn)代白茶生產(chǎn)更多采用干燥機干燥。白茶萎凋葉達九成干時,采用機焙,攤葉厚度4厘米左右,焙至足干。七、八成干的萎凋葉分兩次烘焙,初盤采用快盤,攤葉厚度4厘米,初焙后須進行攤放,使水分分布均勻,復焙采用慢盤,至足干。
按照《中國茶業(yè)大辭典》的注釋,干燥有破壞酶的活性。其實,傳統(tǒng)方法干燥的白茶或者低溫電焙的白茶,并未經(jīng)過高溫,保留了酶的活性,至于茶友喜歡哪類白茶,那就是“仁者見仁,智者見智”了。
來源:福鼎白茶精選
如有侵權,請聯(lián)系刪除